隔著肚皮讓臀位寶寶“華麗”轉身
文章來源:衢州日報 作者:邱娟娟 點擊數(shù):7523 更新時間:2019-09-11
27歲的初孕媽媽小梅在孕39周待產時,發(fā)現(xiàn)肚里的寶寶是臀位,臍帶繞頸,很是揪心。抱著一絲希望,小梅來到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產科門診找到了傅向紅主任,急切地說:“醫(yī)生,我不想剖宮產,我將來還打算生二胎呢,幫幫我吧!”
傅向紅在了解小梅的訴求后,對她進行了詳細的查體和評估,告訴她可以試著“行臀位外倒轉”,希望能把胎位從臀位轉成頭位。小梅喜出望外,趕忙辦理了住院手續(xù)。經過充分準備,產科季建生副主任醫(yī)師運用嫻熟的手法,短短數(shù)分鐘內,寶寶就由臀位轉為頭位。
“輕輕的幾下,一點也沒感覺到疼就轉過來了,這下我可以順產了!”小梅直呼神奇。5天后,小梅順利自然分娩了5斤8兩女嬰,母女平安。
臀位妊娠會加大分娩時的危險,是首次剖宮產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,很多孕婦因為臀位失去了陰道分娩的機會。臀位外倒轉術是我國古老而神奇的助產技術,是指醫(yī)護人員隔著產婦的肚皮把“臀位”(或者其他胎位異常)寶寶轉成“頭位”的技術。近日,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產科正式開展了“臀位外倒轉術”,幫助大孕周孕媽們調整胎位,安全生產。
“從8月初到現(xiàn)在,我們已經為好幾位孕媽做了外倒轉,而且全部成功順利分娩。”傅向紅介紹,現(xiàn)在每周都會有準媽媽來醫(yī)院的產科門診咨詢臀位外倒轉項目。
什么是外倒轉術?
醫(yī)師通過向孕婦腹壁施加壓力,用手向前或向后旋轉胎兒,使其由臀位或者橫位變成頭位的一種操作。雖然存在胎盤早剝、母胎出血、早產等潛在風險,但發(fā)生率極低,這仍然是一個相對安全的手術操作。一般建議36周~37周后,排除禁忌癥后選擇適宜人群,在嚴密監(jiān)測下實施。術前必須做好緊急剖宮產的準備,在超聲及電子胎心監(jiān)護下進行。
哪些準媽媽能做外倒轉?
外倒轉有一定的風險,也有嚴格的篩選標準。隨著國內外相關標準的陸續(xù)出臺,外倒轉變得越來越規(guī)范,孕媽們也可以自我對照,看看是否符合以下條件:
沒有剖宮產史或子宮肌瘤剔除術史。
沒有骨盆狹窄或軟產道的問題。沒有子宮畸形。
沒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凝血功能障礙等嚴重合并癥及并發(fā)癥。
沒有胎心監(jiān)護異常。
沒有前置胎盤,術前一周內沒有陰道出血史。
此外,如果準媽媽是經產婦,寶寶胎臀未入盆,胎位是混合臀、斜位或橫位,胎盤是后壁胎盤,腹壁組織比較松薄的,外倒轉更容易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