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技知識丨如何預防主動脈夾層
文章來源:學習強國 作者:吳森焱、楊晴 點擊數:4924 更新時間:2022-04-22
“快!急診手術!”四省邊際中心醫(yī)院(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)血管外科主任陸煒快速下達指令,胸痛難忍的朱先生被緊急送往手術室。
朱先生,62歲,來自江山,數日前的一個早晨,他像往常一樣準備起床洗漱,突然,一陣從未有過的胸痛襲來,劇烈的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呼吸,同時,他的左腿如同被電流擊中,瞬間麻木。
朱先生立即被送往當地醫(yī)院,“急性主動脈夾層!”當地醫(yī)院不具備主動脈夾層手術能力,朱先生馬上由120救護車轉至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。
11點30分,120救護車呼嘯送達,陸煒和血管外科急救小組成員早已等候在急診科。
經檢查,發(fā)現朱先生的主動脈夾層不同一般,除了有劇烈的胸痛表現,還出現了左下肢活動障礙,無法下地行走,“馬上手術!隨時有夾層破裂致死和下肢缺血壞死的雙重風險!”陸煒果斷開通綠色通道。
11點50分,陸煒帶領血管外科副主任醫(yī)師程國兵為朱先生實施手術,術中見血液通過主動脈弓巨大破口匯入夾層假腔,主動脈撕裂嚴重,左下肢動脈因夾層的出現而接近閉塞,有隨時出現缺血壞死的可能。
射線定位、開放血管、置入覆膜支架、隔絕主動脈破口,13點45分,手術結束,朱先生被轉入監(jiān)護室。術后2天,從監(jiān)護室進入普通病房。
如今,朱先生已順利出院,出院前,他為血管外科醫(yī)護送上錦旗表示感謝。
“近年來,因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(fā),主動脈夾層的發(fā)病率逐年增高,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急危重癥,患者發(fā)病后隨時有死亡可能?!标憻樈榻B,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血管外科每年完成主動脈夾層手術50余例。
科普小知識
什么是主動脈夾層?
動脈夾層是指由于內膜局部撕裂,受到強有力的血液沖擊,內膜逐步剝離、擴展,在動脈內形成真、假兩腔。從而導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樣疼痛的表現。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干血管,承受直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,血流量巨大,出現內膜層撕裂,如果不進行恰當和及時的治療,破裂的機會非常大,死亡率也非常高。
主動脈夾層有哪些表現?
該疾病臨床表現多樣,大部分患者有突發(fā)劇烈的胸背部疼痛,若病情復雜或患者高齡,其癥狀多不典型。大部分患者以急性發(fā)作的劇烈疼痛起病,疼痛性質多為刀割樣或撕裂樣,通常持續(xù)而難以忍受。當夾層累及四肢后內臟動脈時可出現肢體及相應內臟急性缺血,出現腹痛或四肢疼痛、發(fā)冷或活動障礙。
如何預防主動脈夾層?
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獨立危險因素,對于高血壓病程時間長、合并家族遺傳性危險因素或合并免疫性血管病變的患者,應警惕主動脈夾層的發(fā)生,保持規(guī)律的生活方式、良好的心態(tài)并持續(xù)穩(wěn)定的控制血壓是預防主動脈夾層的關鍵因素,此外定期體檢也可能提早發(fā)現夾層的存在,為下一步治療爭取更多機會。